近日,新会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份《规划》明确了2021年-2025年期间,新会的经济发展方向!
在未来5年,新会区计划GDP增长6.5%!
在全江门市率先跻身千亿GDP强区行列!
各项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超1687亿元,合共37个大项!
打响“千年古郡”文化品牌等!

十三五期间,新会各项成绩相当骄人,在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建设方面均有所突破!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五年年均增长6.9%。
全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跃升至第47名!
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950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3%。
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双水镇站建成使用,深茂铁路江茂段投入运营。
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近700亿元。
成立13个教育集团,建成东区学校、文华小学两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广雅、广外等民办学校,新增优质学位超1.4万个。

全文共76页,合共3.8万字,房频君已抽取其中重点部分为大家一一解读!
GDP年增长6.5%
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总值增幅高于全国、全省、珠三角和江门平均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经济总量保持江门领军地位,与周边先进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总投资3183亿元
根据规划,新会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合计37个大项,总投资3183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合计约1688亿元。

三大主导产业总产业超千亿
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以新型功能食品、医药制造、“智慧医疗”、传统食养服务、健康养生服务等五大领域为重点,逐步构建链条完善、特色鲜明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体系。
打造珠江西岸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石化新材料,加快培育电子产业等前沿新材料,打造沿海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梯次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三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力争成为沿海经济带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
与珠海在黄茅海两岸共同谋划建设省大型产业园区,承接国家级、省级重大产业项目。
积极拓展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空间,在江门大道沿线、潭江沿线谋划建设新的战略性产业园区,推动与周边市(区)融合发展。加强睦洲、三江与高新区资源协同发展。
谋划罗坑园区建设,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承载力。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快珠西商务中心、江门农商行总部大楼建设。
推进银湖湾滨海新区、枢纽新城建设
珠西枢纽新城
高水平将珠西枢纽新城打造“珠西城市客厅”,推动珠西枢纽新城城市功能与高新区产业发展联动提升,打造江门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城央核心。
协同蓬江、江海联动发展,以合力打造江门“强中心”为目标,畅通会城与江门中心城区联动,积极推进会港大道等交通项目建设,加速融入主城区20分钟通勤圈。
精心打造珠西枢纽新城中央商务区,提振“万达-美吉特-步行街”商圈。
珠西枢纽新城按照“优产、托城、聚人、创新”的总体思路,高标准推进江门站周边区域开发,不断完善新城医疗、学校、市场、文化体育等公共配套,以江门水道碧道为主轴,与高新区共同打造“一河两岸”城市景观带。
加快珠西枢纽新城文华广场、钧明欢乐世界等工程建设,做好“一馆一院一中心”前期工作,争取布局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大湾区城市客厅。
发挥双水镇站区域交通副中心作用,推动双水镇商贸、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逐步与珠西枢纽新城联结成片。

银湖湾滨海新区
银湖湾滨海新区力争上升为国家级发展平台,谋划成为城市副中心,积极布局海洋经济、滨海旅游、山地休闲、金融会展、民俗商业和国际科教六大功能。
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现代服务业溢出,打造服务大广海湾区的生活中心、对接港深和珠澳地区的休闲旅游基地和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做好银湖湾中医药疗养业态培育工作,打造大湾区“温泉之乡”康养胜地等旅游目的地品牌和银湖湾滨海新区康养品牌。提高星级酒店数量,提升过夜旅客数量。
推动深江铁路新会段、珠肇高铁等工程建设,配合做好广佛江珠城际、深南高铁等规划建设。
强化江门站枢纽功能,逐步开行通往全国中西部和东部主要城市的始发车。
加快推进江门大道南和银洲湖高速开工建设,逐步构建连接银洲湖东、西两岸的新会快速环线。
推动国道G240线新会段、沙堆至古井公路等项目实施。
做好银鹭大道东延线、胜利路南延线等主干线道路建设。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着力构建“1所中职学校+2所技师学院+3所高职院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南方职院、华立技师学院、华商职院加快建设。


提升幼儿保教科学化水平,力争2024年前顺利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督导评估。
加快珠西枢纽新城片区学校规划建设,落实优质学校培育计划。
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布局、建设学位规模,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
推进医疗高质量发展
建成区妇幼保健院新院,推动区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楼等项目建设,支持区人民医院创三甲。
加快区中医院新院建设,并以珠西一流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目标。

|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新院效果图

加强乡村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新会陈皮品牌效应
培育新会柑、新会柑普茶、甜水萝卜、围垦“九宝”、新会小农占、南美白对虾、黄皮果蔗等一批名优特农产品。
做大做强广东新供销新会陈皮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小冈香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力争到2025年新增1-2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力争将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国标杆,搭建“电商企业+生产基地+农户”产品供销模式。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放大历史古村落文化IP资源,加快推动崖门蔡李佛、小鸟天堂等历史文脉的活化利用。
推进崖门融创文化等文旅项目,继续塑造大鳌夜市、古井烧鹅街等特色“网红打卡地”。
进一步加强对新会学宫、新会书院、石戏台等历史文物保护,打造具有葵乡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街区。
推动老城区发展历史文化业态,加强与蓬江历史街区和江海工业遗迹的联动融合,传承千年古郡文脉,逐步焕发古城活力。

三组团旅游资源
深挖“三组团”山水林田湖资源,发挥温泉、客家、古村落、皇族文化等优势,打造一批乡村游精品。
北部葵城文脉组团要坚决守住圭峰山保护红线,进一步打响“岭南儒学第一山”文化品牌,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东部岭南水乡组团大力发展岭南水乡旅游,借鉴广州黄埔古港模式,进一步深挖本地疍家婚俗、咸水歌等人文历史资源。
西南特色文旅组团串联沿线特色旅游资源,以文化体验和旅游为主线,构筑极具葵乡特色、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文旅走廊。
|小鸟天堂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