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建设项目投资1467.9亿元,合计185项!
十四五期间,保持生产总值年增长6%!
成为珠西枢纽重要节点,实现一小时通达大湾区枢纽机场和主要城市!
打造国际卫浴创新基地,纺织产业集聚区和食品产业园!
7月6日,开平市政府正式印发《开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下称规划),涉及产业、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及民生等方方面面!
在未来5年,开平市政府下定决心大有所为!
全文共129页,共十八章节,其中多次提及“翠山湖高新区”、“融入大湾区”、“华侨文化”、“开平交通枢纽”等关键词。
6%GDP增长
在GDP增长方面,开平十四五规划力争高于江门市平均水平,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
砸1467亿元建设
在十四五期间,开平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合共185项,分为十大类别,合计投资14679263万元!
重点建设8大创新创业基地
《规划》提及,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各类乡镇创业基地的培育与建设,为广大青年返乡创业提供具有地方特色、功能完善的创业场地。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开平分中心建设,对接水暖卫浴、食品、纺织、先进制造、大健康、建筑、文旅、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需求。
工业投资700亿
主攻“一园四区”
“一园四区”指的是以翠山湖高新区为中心,依托国道G325,贯通起水口镇的卫浴产业区、沙塘镇的健康产业区、苍城镇的新型材料园区、月山镇的精细协同创新联盟区。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
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工业投资700亿。
完善商业布局
《规划》提到,谋划建设长沙CBD城市新区项目,发挥赤坎古镇项目消费带动能力,将赤坎镇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
积极开展夜间特色演艺娱乐,打造“益华广场——开平旅游购物街”和“东汇城”夜间经济集聚区和“夜侨都”示范项目。
|潭江夜景(图源网络)
交通投资200亿元
十四五期间,开平市力争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积极打造“四纵三横两铁一港”的综合交通路网,助力开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积极东拓(江门):国道G240开平市连接线;
提速西联(恩平及粤西):国道G325线赤坎至百合段扩改建工程;
谋划南通(大广海湾):大广海湾旅游专线高速公路;
启动北达(新机场):台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速公路、大广海湾旅游专线高速公路;
深耕黄金水道:开平市港口经济区暨三埠港搬迁工程。
加强交通枢纽项目建设,规划新建三埠港国际物流中心和新建深茂铁路开平站纽型综合客货运站场物流中心,深入推进国道G325改建工程开平交通枢纽新中心的规划选址研究。
|开平交通区位图
抢抓佛山新机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加快对接新机场,开平市将力争台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速公路、大广海湾旅游专线高速公路两条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以及省道S273扩改建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加快实现与珠三角主要空港连接。
|开平到佛山新机场距离
“四纵”: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开平段)、斗门至恩平高速公路(开平段)、大广海湾旅游专线高速公路(开平段)、台开至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速公路
“三横”:国道G325、国道G240、省道S273
“两铁”:鹤山至台山铁路(开平段)、江恩城轨(开平段)
“一港”:开平市三埠港区工程项目
建设教育强市
逐年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多途径扩充公办幼儿园,完善学前教育体制。
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八一片区及港口片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划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学校以建立学校联盟的方式适当扩大办学规模。
补全各学科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加快提高教师入职标准,逐步提升教师队伍学历水平。
全力推进三埠祥龙学校改造,长沙侨园路小学扩建工程,协调推进开平七中(楼冈)、风采实验学校建设。
提升医疗水平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外围城区布局,加大三甲医院建设力度。
推进市中医院医养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建设。
强化专科医院建设,着力推进中医、口腔、精神卫生、慢性病、传染病等专科医院或特色专科建设。
推进开平市中医院医养中心建设。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育开平市中医院成为中医药服务龙头,加大对口扶持乡镇卫生院中医建设力度。
投入大湾区建设
融入广深发展
推进产业共建共享。发挥开平现有土地、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与港澳、深圳、广州的产业合作,探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共建一批文化旅游区、创新产业区。
引进汇集港澳高端 医疗资源、养生保健资源、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先进管理模式,培育打造粤港澳健康服务基地,吸引华侨华人特别是港澳同胞到开平养生养老。
深入推动教育合作,建立与港澳教育部门、 教育团体、姊妹学校结对合作机制,推进开平与港澳地区学校在教学研究、课程研发、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多元交流。
加强与广州都市圈的产业链供应协作,深化产业共建的深度、广度,探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加强学习广州在城市规划、营商环境、 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加强与深圳合作发展,引入深圳先进的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建设开放联动的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开平产业升级,引导科技创新成果在开平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先进改革经验的学习,积极学习深圳在先行先试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开平的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出适合开平实际的改革之路。
布局全域旅游项目
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湾区文旅名片。
恢复赤坎古镇风貌,确保华侨历史文脉延续,将赤坎古镇打造成为世界级华侨文化旅游目的地精品、华侨文化展示的平台和窗口,以及文物活化保护的示范区。
|赤坎古镇(图源网络)
建设华侨文化展馆。采取“整体性保护”原则, 规划复建具有华侨风情人文景观的传统商业街区,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
鼓励开平碉楼与赤坎古镇联动发展,打造华侨文化旅游核心区。整合旅游线路。
|开平碉楼(图源网络)
加强与港澳旅游合作、文化交流,共同塑造和丰富人文湾区精神内涵,继续携手港澳合作举办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双遗会)系列活动,争取世界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固定会址设在赤坎镇,为开平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重大平台提供重要支撑。